又一个芯片巨头爆雷了
全球芯片行业寒冬仍在继续,当地时间1月31日,三星披露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,2022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9%至4.31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237亿元),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.8万亿韩元;销售金额为70.46万亿韩元,同比下降约9%,亦不及市场预期。
其中,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三星的芯片业务,2022年第四季度,以存储芯片为主的芯片业务的营业利润为2700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14.8亿元),同比暴跌96.9%,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降23.6%至20.07亿韩元。
对此,三星解释称,由于全球经济放缓,需求走弱,2022年第四季度的商业环境大幅恶化。个人电脑、智能手机及内置半导体等科技产品的需求下降,致使公司主要的存储芯片业务需求下滑,库存高企。
受此影响,三星股价盘中大幅跳水,截至当日收盘,三星股价大跌3.63%至61000韩元/股,近2个交易日跌幅达5.6%,最新总市值缩水至412.81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22700亿元)。
三星的“至暗时刻”或许正在来袭,当地时间1月30日,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,2023年第一季度,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三星电子可能将录得巨额营业亏损,正在考虑削减DRAM、NAND芯片产量。
三星将其2023年芯片利润预期下调了一半,行业人士表示,第一季度三星的半导体业务的运营亏损可能高达1万亿韩元。
报道称,当前三星及其对手每生产一块芯片都在亏损,预计2023年合计营业亏损将达到创纪录的50亿美元。同时,存储芯片需求的关键指标——库存水平已经大幅飙升超200%,达到创纪录的高位,相当于三到四个月的供应量。
花旗全球市场的研究报告认为,三星通过大幅削减投资来调整芯片供应的可能性正在增加,因为内存芯片价格超预期下跌降,三星的盈利能力可能被压低至“盈亏平衡点”以下。
更为糟糕的是,业内预测,芯片价格暴跌将持续到今年上半年。对已经要削减投资和裁员的芯片厂商来说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目前,多家芯片大厂——美国的美光科技、西部数据、韩国的海力士、日本的铠侠都相继公布了减旨产能的计划,避免加剧供应过剩。
芯片溃败危机
近期芯片行业有个老新闻再度被热炒,就是美国、荷兰和日本三国将达成协议,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。将把美国于2022年10月采取的一些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荷兰阿斯麦、日本东京电子和尼康等公司。(查看突发!拜登政府考虑全面封杀华为)
虽然已经有媒体放风,但协议具体内容仍未官宣,连美国这次都没高调宣传,原因可能是因为协议还面临变数。
这个变数,未必是内容或者态度上荷兰和日本有什么意见,还可能是时间上的不确定性。
美国当然希望越快越好,但荷兰、日本可能会拖延时间。毕竟这是让两国的相关厂商直接放弃中国市场,和中国交恶。
虽然影响到的营收可能并不多。
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阿斯麦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拢共才占15%,东京电子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拢共才占26%,其中被协议禁止销售的先进设备的营收占比肯定更低。
但这会招致中国什么样的报复措施犹未可知。
*免责声明:对所有原创、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,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。文章、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本文转载自(芯事件公众号)